老鼠是哺乳纲、啮齿目、鼠科的啮齿类动物,俗称“耗子”,繁殖方式是胎生,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、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。全世界有鼠类大约480种,无论室内、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。
在我国,生活常见的主要有小家鼠、褐家鼠、黄胸鼠三种类型。
中文学名:小家鼠
别 称:鼹鼠、小鼠、小耗子、家鹿
分 布:该品种普遍分布在所有大洲(除南极洲外)。
平均寿命:约半年左右。
形态特征:体形小,体重12~30克不等,体长60-90mm,尾长等于或短于体长。
栖息环境:栖息环境非常广泛,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,都有小家鼠的踪迹。
生活习性:昼伏夜出,晨昏最为频繁;杂食动物,以植物性食物为主;群居生活。
危 害 性:无孔不入,啮咬衣服、食品、家具、书籍,其他家用物品均可遭其破坏和污染;可传播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。
中文学名:褐家鼠
别称:褐鼠,大家鼠、白尾吊、粪鼠、沟鼠。
平均寿命:1.5~2年。
分布: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、澳门、海南、福建、上海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等多个省份。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和俄罗斯。
形态特征:中型鼠类,体粗壮,雄性体重133g左右,体长133~238mm,雌性体重106g左右,体长127~188mm,尾长明显短于体长。
栖息环境:栖息地非常广泛,在河边草地、灌丛、庄稼地、荒草地以及林缘池边都有,但大多数在居民区,主要栖居于人的住房和各类建筑物中,特别是在牲畜圈棚、仓库、食堂、屠宰场等处数量最多。
生活习性:家族类群居鼠类;活动能力强,善攀爬、弹跳、游泳及潜水;食谱广而杂,甚至包含垃圾、粪便、蜡烛、肥皂等都能被当成食物。
危 害 性:传播流行性出血热、鼠疫、恙虫病、钩端螺旋体病、血吸虫病、弓形虫病、斑疹伤寒、Q热、蜱媒回归热等多种疾病。
中文学名:黄胸鼠
别 称:屋顶鼠、黄腹鼠
分 布: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云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地。
形态特征:体型较大,体长130~150mm,体重75~200g,体驱细长,尾长等于或大于体长。
栖息环境:主要栖息在房屋内,多隐匿于屋顶,常在屋顶、天花板、椽瓦间隙等地方。
生活习性:昼夜活动,以夜间活动为主,黄昏后和黎明前为活动高峰;杂食性偏素食为主。寿命约3年左右。
危 害 性:破坏各种衣物、家具、盗食粮食;传播流行性出血热、恙虫病、钩端螺旋体病、鼠疫、血吸虫病等多种流行病。
防制措施:
1、环境防制:搞好环境卫生,整理阴暗角落特别是杂物堆、畜舍、阴沟;改变房屋结构或修建防鼠设施;妥善保存粮食,断绝鼠粮等。
2、器械灭鼠:根据老鼠的不同种类和体型,选择适用的鼠夹、鼠笼、粘鼠板等捕鼠工具。
3、毒饵灭杀:利用鼠类食性,在外环境、地下室放置毒鼠屋,里面定时投放颗粒剂、蜡块;根据不同的季节将杀鼠剂混入诱饵制成毒饵剂,收效显著;常用的灭鼠药物以抗凝血剂为主,使用较多的是溴鼠灵、溴敌隆和大隆等各种剂型的灭鼠剂;选择的毒饵需要新鲜具有一定引诱力。
预约免费现场勘查Free site survey